
第6卷第31期 总第241期 2009年8月3日出版• A SIFLProduction
编辑手记
“复苏跨越2009中国房地产走势”高峰论坛雷论迭出,马光远指出其中“房地产的复苏取决于政策”的观点可谓一针见血,本轮房地产可耻的复苏已让“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”空留余音。那么,让大银行救助小企业是否促成经济的复苏?李华芳认为虽然中小企业有着“溢出效应”,但是市场的,还是应交由市场调控,政府不应强制要求大银行贷款给小企业。延续政府介入经济的话题,莫之许以绍兴市一份对民企加强监督的调研报告出发,认为近十几年来,企业自主权被放开的同时,政府对经济的强势介入也是有目共睹的,政府与市场、企业的边界始终相当含糊,无论长短期,这样的介入弊大于利。那如何保证改革的推进?秋风以土地制度为例,指出转轨过程法律条文的出台和修订是非常重要的,仅有“立法企业家”创新所得的法律事实是无法推进改革顺利完成的,所以公众应积极介入立法过程,以法律推动改革。最后来关注保密法,张卓明概况介绍了美国的保密制度,指出在其形成过程中政权组织结构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,虽然整个保密制度几乎处在行政部门的掌控之下,但来自国会和最高法院的权力制衡始终存在,保证了其不被滥用。
深度分析,是陈宇峰对力拓相关事件的进一步思考,他首先从力拓的角度阐述了违约中铝的缘由,接着分析了力拓由“纵向一体化”的中铝转投“横向一体化”的必和必拓这一商业战略,认为其在当今经济形势和行业特性下是一种错误的选择,后遗症将在未来显现。
思想专栏是Newsweek一篇封面文章的译文,FareedZakaria认为我们现在经历的并不是资本主义的危机,而是一场金融危机,全球化的危机,根本上来说是伦理道德的危机,资本主义仍是人类有史以来发明的生产力最强的经济体系。
如有任何意见及建议,欢迎来信至office@sifl.org.cn。
焦点评论:房地产市场、宏观调控、市场经济、政府与法治 1
房价暴涨让经济转型提前夭折 1
凭什么让大银行救小企业? 2
政府强势介入经济,弊大于利 3
到了以法律推动改革的时候了 5
美国保密法制的宪法基础 6
深度分析:产业组织 9
力拓案的后遗症 9
思想专栏 12
资本主义宣言:贪婪是好的 12
节约纸张,关爱环境,请谨慎打印本刊物。
Please consider the environment before printing thise-document。
《思想库报告|Think-tanks Report》是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出品的系列报告,每周一出版,以跨学科视角解读中国公共政策,与中国一起成长!
订阅请发信至:sifloffice@gmail.com
新闻组论坛为:http://groups.google.com/group/ThinkTanksReport
欢迎捐助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!
开户行:中国农业银行上海联洋支行
开户单位: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
账号:033173-0004-0006-787
支付宝(www.alipay.com) 账号:office@sifl.org.cn
评论